廈門:我的前半生 37年巨變成為福建東南海岸的明珠



“不忘過去,期盼未來”

這是我今天的演講主題。

大傢好,我是今年37歲的廈門。

XMHOUSE(文/吳芬娜)最近的我,經常要連上兩個字——“金磚”。是的,“金磚會議”就是我今年的重頭戲,所以,我忙忙碌碌,從各個角車隊管理app度修整自己,希望以最佳的姿態面對國際友人的“打量”。

走在路上,相信大傢都看到瞭我為迎金磚做出的努力,這是我年紀輕輕卻發展快速所結下的碩果,我滿懷期待!

然而,如果你認為,作為一座新崛起的城市,一直朝前奔走的我稍顯“冷漠”,那麼今天,我就好好地跟你聊聊我的“前半生”,那段廈門已經逝去的歷史,我從不敢忘懷過去。

廈門多好吖,我既念舊,又貪新

不再是小漁村,不隻是文藝城,實際上,我還是個“老傢夥”。

這就是最初的我——

廈門的人類文明系列可以追朔到新時期時期,20世紀30年代,人類學傢、考古學傢就多次在本島西南部采集到石錛、石斧,50年代文物普查,曾發現12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。翔安也采集到新石器時代的石斧。

而我作為城市出現在歷史上,是在晉太康三年(282年),當時置同安縣,屬晉安郡,不久裁撤,並入南安縣,直到600多年後才再次設縣建制。

所有人都知道,先有同安,再有廈門,古時候同安包含廈門,如今廈門包含同安。但你們也許不知道,其實廈門也並不是多時髦的稱呼,我從明代開始就這麼叫瞭,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始築“廈門城”——意寓國傢大廈之門,“廈門”之名自此列入史冊。

明朝的廈門地圖,廈門城時稱“中左所”

靠海的優越地理位置給瞭我對外的窗口。宋代,我作為泉州大港的外圍輔助港,島上設五通、東渡兩處官渡。元時,這裡設立“嘉禾千戶所”,軍港地位初步建立。明時,廈門港和漳州月港成瞭海上走私貿易的主要口岸,海上交通初具規模,已有10條通洋航線。

1870年代廈門歷史攝影

1905年英國人拍攝的廈門港

不幸是,晚清時期,因《望廈條約》的執行,迫使廈門地區成為半封建半殖民的公共租界,直到1949年10月才解放。如今走在鼓浪嶼上,你還能看到一些我身上殘留的被殖民痕跡。

1979年1月1日,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瞭《停止炮擊大、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》,歷時21年的金門炮戰,劃上瞭句號。

自此,我才從歷史的“枷鎖”中解脫出來,走上自由、和平的道路。

而我真正發生巨變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。

我們來重點來說說成為經濟特區之後的37年“人生”。

1980年10月7日,國務院批準在廈門湖裡區劃出2.5平方公裡土地作為經濟特區,我必須銘記這一天,這是我的起點!回想當時,我依然熱血沸騰!

那時候的湖裡區,還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,被人戲稱為“廈門的夾皮溝、西伯利亞”。在這裡打響特區建設第一炮後,它才漸物流車隊管理漸成長起來。

現在,你若是走在湖裡大道上,還隨處可見兩側林立的通用廠房,這都是30多年前為廈門經濟特區騰飛打下瞭堅實基礎的最早的引鳳之巢,第一傢外資企業、第一個投資的臺商、第一份外單的簽訂都誕生在這裡,它們記錄和見證瞭廈門經濟特區發展的每一步。

1983年的廈門地圖

1984年2月,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,廈門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,面積131平方公裡。騰飛的腳步更快瞭!

沒錯,從全面變身經濟特區之後,就是你所熟知的我瞭。

我開始大刀闊斧重新規劃,矮屋變高樓,農田變大道,小漁村變大都市。37年彈指一揮間,多少人湧入這裡,建設這裡,成為新廈門人。我很驕傲,他們在這裡實現瞭夢想,也把我變成福建東南海岸的一顆明珠,新城、美麗、宜居、文藝、小清新逐漸成為我的形容詞。

今年,我終於37歲瞭,正值少壯。

有人說,同一時期設立的經濟特區,廈門遠不如深圳壯大,作為經濟特區,卻一直以文藝小清新的特質“走紅”。對此,我是笑而不語的,來一組數據讓你看看我的實力:

35年來,廈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2倍,年均遞增16.4%;財政總收入增長545倍,年均遞增20.4%;城市建成區擴大瞭7倍,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水平已經步入瞭向中等發達水平邁進的嶄新階段。

2015年4月21日,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在經濟特區發祥地湖裡揭牌成立,我再次站在中國對外開放最前沿,新的號角已經吹起,我能感覺到“身體”裡流淌著源源不斷的活力。

廈門港原演武場,今天的廈門大學,時間跨度106年

從虎頭山拍攝廈門城和從福隆世紀中心拍攝廈門城,同一角度,時間跨度134年

我的前半gps物流車隊管理生,再見。

我,期待明天!

37年,我見證瞭一個時代的巨變,生在現在的人們,也許無法理解我內心的情感,但我希望,通過我的講述,你能感受到廈門成長的不易,也能為我和你更好的明天而奮鬥。

37年前的我,與現在,不可同日而語,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,如今,我更喜歡穩紮穩打,我喜歡那句口號:建成中國夢的樣板城市。

據說,如今我的常住人口都快400萬人瞭,房價更是高的離譜,盡管城市的繁華和榮耀不見得能惠及城裡的每個人,但我相信,滄海桑田,廈門初心不變。

在人人都忙著向前走的時代,懂得回頭看來時的路,才能更理解將來的每一步,相信我們都一樣,都期待更好的生活。

你我在這座城裡,還將會完成更多,值得終身回憶的夢想。

null




arrow
arrow

    wgc042kw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